《法国哲学的历险》:批判与客观的哲学之旅

《辩证法的历险》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,出版于1955年的巴黎,是梅洛—庞蒂在那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。 本书中,梅洛—庞蒂不仅首次采用了“西方的马克思主义”这一提法,并且以韦伯式的自由主义立场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辩证法的意义。为此,他先后考察了辩证法在卢卡奇、列宁、托洛茨基、萨特等不同思想语境中的历险与命运。 《辩证法的历险》借助对共产主义政治的哲学反思,深刻地表达了梅洛—庞蒂关于社会、历史问题的持久思考,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“自由的历险”。

作为这一时期的富有影响力的哲学家阿兰·巴迪欧,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评判,形成了这本《法国哲学的历险: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》,全图景展现了法国当代的哲学思想脉络。

巴迪欧无疑是一位老道的思想家,他带领我们不断接近法国哲学,接近那些离我们遥远的哲学家,其中包括康吉莱姆的主体理论、德勒兹的褶子等,同时,提及黑格尔、马克思,巴迪欧提取他们的主要思想,并通过剖析来引领读者去了解、去思考,最后在每一节以“总论”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,基于此,读者可以在书中看到不同哲学家的学术成果,及众多的文献,作为非专业出身的读者,可以随着作者的梳理,了解到不同的哲学概念、理论以及作者从自身出发的评价。

内容简介:

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•巴迪欧的批评文集,汇集了作者对萨特、阿尔都塞、德勒兹、利科、利奥塔、朗西埃等法国当代哲学家的评论文章,这些人中既有他的师长、友人,亦有其“敌手”。在巴迪欧看来,书中谈及的哲学家所各自代表的“奇点”构成了法国当代哲学一个非凡的历险时刻,其规模和创新性足以与希腊古典哲学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相媲美。这一时刻的法国哲学充分关注主体、现代性、政治和德国哲学遗产等问题,并与文学和精神分析展开竞争,表现出当代哲学家摆脱贤者身份而独树一帜,成为热衷战斗的作家、描绘主体的艺术家和专注创造的爱慕者的热切渴望。作为这一哲学时刻的见证者与在场者,巴迪欧向哲学家同行致以诚挚敬意的同时,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质疑与批判。在充满激情与哲思的观点碰撞中,巴迪欧引导我们踏上一条通往未知,也通往真理的哲学历险之路。

作者简介:

阿兰•巴迪欧,当代法国左翼哲学家,曾任巴黎高师哲学教授,他与德勒兹、利奥塔等人一起开创了巴黎八大哲学系,是当代世界上与齐泽克、阿甘本等人齐名,很有影响力的左翼学者之一。曾师从阿尔都塞,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终结论给予了批判,以《存在与事件》一书开创了事件哲学。他的其他代表作还包括《主体理论》《世界的逻辑》《世纪》《哲学宣言》《第二哲学宣言》等。

胡陈尧,四川大学法文系教师,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博士。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翻译批评研究,译有《沉默史:从文艺复兴到现在》《舌尖上的名字》及《被诅咒的部分》(合译)等。

延伸阅读:

《羊奶煮羊羔》:一场荒诞的文学狂欢,揭示人性的真相

在当代文学的舞台上,尤里·波利亚科夫(Yuri Polyakov)以其独特的讽刺笔触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,成为俄罗斯文学界...

KB199
2025年2月2日
《自恋与服从》:透视当代社会的心理镜像

伊索尔德·沙里姆(Isolde Charim),一位才华横溢的奥地利哲学家和自由记者,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笔触,在当...

KB199
2025年2月2日
《我想这样被埋葬》:香农·李·道迪对生命尽头的深情独白

关于香农·李·道迪(Shannon Lee Dawdy)的具体信息似乎并不广泛存在于公开资料中,这可能意味着她是一位新兴...

KB199
2025年2月2日
《布鲁克王朝》:一段东南亚传奇历史的深度剖析

史蒂文·朗西曼(Steven Runciman),英国著名拜占庭史、中世纪史专家,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叙述风格闻名...

KB199
2025年2月2日
《哲学塑造的世界》:从柏拉图到数字时代,探索哲学的力量

哲学,这门古老而深邃的学问,常常被人们视为象牙塔中的抽象思辨。然而,斯科特·索姆斯的《哲学塑造的世界:从柏拉图到数字时代...

KB199
2025年2月2日